2021年6月9日 星期三

保育責任由誰做起?!

發表於 2008-7-8 02:12 PM 


網絡資訉發展急速,這個年頭的釣魚網、討論區的滋生簡單得如弄個速食麵般,想學學釣魚,找個理想釣點,要買賣漁具或討論什麼的,上上網就可以了。釣魚活動事前準備功夫,亦由以前的翻查釣魚記錄,向釣友們、漁具店收風變成在網路上搜尋一下,打幾隻字等等消息就好了,攪不好爆釣由此而來。

可是呢?事情總不如你所願,人家辛苦經營的結果肯告訴你嗎?不臭屁你幾句己算是客氣了。想問個釣法什麼的,愈問愈頭大,十幾個不同答案比考試選擇題還要煩!但這都不是問題,人家釣了些魚獲想分享一下聽聽美言幾句,換來的可能問你這個是放生魚獲嗎?喂!喂!魚兒太細啦!放生好嗎?

放生好嗎?

香港這個曾幾何時生氣勃勃的[優良]海港,養活不少依賴捕魚為生的香港人;不少遊客持意來港吃吃海鮮;要吃泥孟還真的簡單,自己去現釣現吃。可是呢?人類就是破壞自己居住環境的原兇,這是不爭的事實!那麼,要放生小魚嗎?這個保育的責任由誰做起?我放條小魚有幫助嗎?

釣魚活動不多不少對環境一定有所影響,尤其是磯釣活動中的誘餌粉,釣客留下的垃圾:夾鉛、釣線等等,無不對水底世界有所破壞,那麼要談保育的話,那不如干趣不釣就好了嗎?那麼工廠不就關門大吉就好了,車子不要再四處走就好了,冷氣空調機全部掉了就好了,斬了腳指避沙蟲!

釣魚佬一向給人的印像都不算好的了,不事生產搞搞鎮。而網絡上的釣魚媒體、團體的討論亦常有爭吵,管理人員常被弄得頭大,就單單放生小魚一事,要標籤放生嗎?還是要討論區風平浪靜?相信做得管理員、版主的都是資深釣魚人,成立一個釣魚網或團體,都希望能好好推動釣魚活動,希望大家能理性討論而從中有所得著,讓參與者明白什麼是釣品。所以我很相信各位釣魚網路的主管們心裡都明白,小魚應該要放生,不吃的魚要放生,大多的魚獲要放生,只是這個問題很難處理得好吧了。而且,作為一個資深釣魚佬,都希望能將保育的訉息帶給大家;而不是見到一埋一埋死去的小魚魚獲,但又不能作出任何提點!

希望各位資深的釣魚佬:管理員、版主朋友能承擔、堅持這個釣魚媒體的責任。什麼下網、毒魚的破壞更大,這不就是小偷笑大戝?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當然這個工作不好做,問題是討論區的條規,以及各人討論時的修養。討論區上的文字冷冰冰沒甚語氣的,要如何好好用文字讓人家明白保育的重要,請大家好好利用[請]、[麻煩您]、[謝謝]、還有少不得劉華性笑容的icon。還有的是,可以好好利用pm功能。若遇到一些有點問題的帖子,可以先用pm提示一下;而遇上過激的回覆亦可用溫言提示(提示跟警告兩個字眼對受者感受大大不同)。

要好好管理一個釣魚網站實在不易,作為會員應該好好使用這個免費平台,釣魚活動應該是簡單開心的事,我們還要面對更多人生的難題,要煩的話應該煩在那兒,釣魚嘛!放鬆一點好。別再懷疑放生細魚有沒有功效了,這不單單對保育有幫助,而且能好好做好榜樣,讓人家明白釣魚活動不單單只包括捕獵,還有的是了解生態,學習大自然。

保育責任,請每個釣魚人做起,做個有品釣人。

沿岸生態指標 --- 石狗公

說在前頭

要找石狗公來當主角著實不易,難處其實在於其相關成長資料不足,下文大部份資料來自前台灣釣魚人總監李嘉亮先生兩編有關石狗公保育專題文章,以及文中引用日本文獻數據整理而成。李總監選寫第一編石狗公這個保育專題其時為1998年,就當時台灣釣界方面早早己關注沿岸生態被破壞的情況,而各方有關釣魚媒體、保育團體己著手研究、推行、實行相應工作,回頭看看我們香港這個城市,在高速發展幾拾年中做過了什麼!





沿岸生態指標 --- 石狗公

石狗公、褐菖鮋,屬鮋科(Scorpaenidae),體型不大,最大體型約30cm,沿海底棲性,除小數棲於深海中外,多半生活於較淺的岩礁底質水域。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台灣、日本及大陸沿海一帶。以其食性要釣獲她著實不難,唯相信沒有幾個釣客以她為目標,但對於磯釣人仕來說,卻是釣棚深度指標;對我們來說,她便是沿岸生態指標之一。

正當香港磯釣人都以黑鯛、黑毛,甚至紅鮋、雞魚等等為目標魚時,其他雜魚等外道常淪為次貨角色,那些雞泡魚、雀鯛、石狗公等等的命運總好不到那裡,狗屎好運的被放生回家,有些呢?被丟到小水池上還有機會救生,若丟到岸上就只能做個沒人吃的魚乾!雞泡魚更有可能被玩弄一翻再被補上一腳踩肩。要怪就得怪前生不知作了什麼壞事,投胎成外道魚下雜魚。

而事實上,石狗公在海洋沿岸一帶的食物鏈中擔當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當大群的迴游性小型魚類通過海岸時,石狗公捕食他們,被咬傷的小型迴游小魚,就可以成為蝦蟹的食物,從而增加蝦蟹的資源數量,而蝦蟹再成為其他物種的食物,一部份小魚被石狗公吃下去,亦增加了石狗公的資源量,最後石狗公亦可以成為較高級捕食魚類的食物,這些包括了黑鯛、紅鮋、火點、石斑等等釣客們的目標魚。

海洋並非如我們想像中到處都是食物,最容易讓大魚找到餐廳的地方多在沿海岸一帶,這些地方一般聚集了浮游生物、蝦蟹、當然包括石狗公這種泳力極差,只能長期停留在礁石間的小魚。要令高級捕食魚類長時間停留在這個地方,則必需要有足夠的食物提供其飽餐,所以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釣場上沒有石九公的蹤影,要有大魚可釣必定困難。很多時去到一個釣場,釣到石狗公,往往表示這處近期還未被過份[操過],可惜的是,近來要釣得石狗公亦不是容易事。在這裡,我們來認識一下石狗公這個卵生的傢伙的一生。

石狗公的故事
(故事以台灣及日本有關方面資料參考寫成,與香港方面的石狗公成長時間可能有很大出入。)

石狗公是卵胎生的魚種,石狗媽媽能一季多次產子,若食得飽住得好,水溫又夠溫暖的話,就有可能產出5萬多條石九公BB。小小石九公自離開媽媽母體後,就有著魚的型態,體長約0.3cm兩旁長著一相眼睛,此時處於浮游期的石九BB並沒有游泳的能力,身邊聚集著上萬個兄弟隨著水流四處闖禍及張口便吃水中雜物,有些弟兄被可惡的蝦蟹吃啦!有些被大魚吃啦!更有些不小心被水流不知帶到什麼地方去啦!

輾轉過了兩個月,石狗BB長大了很多,體長約有3cm多,終於可以結束這個浮游期,小石狗BB跟兄弟們說再見啦!各自沉降於海底,命運各有不同:有些被海浪推進了一些封閉的水域中,終其一生;更可憐的沉到深海中,還未找到居所就被水壓壓死,或者因為深海的低水溫冷死啦;好運不死的石狗仔沉到海底後,身體基因告訴他們要向淺岸處進發,找個好居所定居下來。

到了4、5個月大的石狗仔體長約4-5cm,這些日子以來就吃著附近比自己體型細小的魚蝦雜食,一直留在礁石附近,一方面免得強大的流水將其推到不知那裡去,一方面又要避開其他捕食者,風平浪靜的話,一年魚體長可達7cm多!二年魚更可達14cm多啦!

就在活了兩個半至三個半年頭的石九公長大成人了,此時男生的體型長得較長,例如三歲的雄性體長約有17cm多,而雌性體長約16cm。這個時候他們會選擇在水溫較暖的季節(最早約在9月份)去找伴侶進行魚水之歡(交配),懷孕約2個多月後,就能第一次產下上萬條石狗公BB,待石狗媽媽調好身子,水溫再次上升,條件適合,石狗媽媽可能會再次產子,讓沿海岸留下萬子千孫,生生不息。

下文引用台灣李嘉亮先生、台灣愛魚協會長期研究,以及日本文獻資料,以供參考:

孵化後浮游期雄0.3cm雌0.3cm台灣推算數據
約2個月浮游期結束,沉降於海底雄3cm雌3cm台灣推算數據
約4-5個月成長期雄4-5cm雌4-5cm台灣推算數據
1年成長期雄7.2cm雌7.2cm日本文獻資料
2年成熟期 (2.5年至3.5年)雄14.2cm雌14.2cm 日本文獻資料
3年成熟期 (2.5年至3.5年)雄17.9cm 雌16.5cm 日本文獻資料
7年老魚 雄24.7cm雌20cm日本文獻資料

石狗公成熟期約在出生後的2.5年至3年,較影響其成熟期的一般推測應該與水溫有關,若該區域水溫較高,則石狗公的成熟期較快。從上述台、日方面的參考數據中,我們會看到香港海域的石狗公成熟體長有點不一樣。在香港我們常常釣到體長不到10cm的大肚母魚,體型較日本文獻較為細小。而且,據[香港海魚閒釣手冊]有關石狗公的交配期是在1、2月間,與台灣方面的數據有很大的出入,這點請讀者們注意。

在這裡,希望熱心的香港釣友可以在這裡報告一下有關釣獲石狗公的報告:釣獲的月份、體長、圖片等等,以及大肚石狗媽媽的資料,好讓能慢慢的整理好香港這方面的數據,以供大家作個準則。

小弟就於2008年7月18日,在香港西岸釣獲多條體長約3cm的石九公,若推算其出生期,可能就在4、5月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被忽視的磯釣拋投術 後篇

isoLINK 亞米 發表於 2015-5-30    亂七八糟放了一埋屁,總要入入正題,細談投竿方法了。在這裡亦要先說明一下,這編磯釣拋投所用的拋投名字著實令小弟停筆了好一陣子,在用心苦讀、參考了各地對各種拋投法的稱呼並整理後,小弟認為以下稱呼較為簡單易明,所以若在某種投法的稱...